视觉自动化检测主要针对钢卷、瓷器、钢轨、铸件、锂电池壳、反光镜、瓶体、金属、木材生产线中产品表面划痕、表面缺陷及颜色检测。
热线电话:13655163735/025-66018619
首页 > 公司动态 > 技术动态
同轴光显微镜,以光为笔,精准描绘微观世界的“平面”奥秘
2025-10-01 01:30:42

同轴光显微镜,是现代工业检测与科学研究中一双锐利的“眼睛”。它不追求穿透物体的内部世界,而是专注于精确刻画物体表面最细微的起伏、划痕、纹理与边界。在精密制造、半导体、材料科学等领域,它是质检员的火眼金睛,是工艺优化的精准标尺

一、 拨开迷雾:何为“同轴”之光?

“同轴光”是理解这种显微镜的关键。传统显微镜的照明光线通常从侧面(倾斜)照射样品。而同轴光显微镜的核心在于,其照明光路与观察(成像)光路完全重合在一条光学轴线上。想象一下,观察者的视线(镜头光轴)和照亮样品的光线,走的几乎是同一条“直线”——光线垂直向下照射到样品表面,经样品反射后,几乎沿着原路垂直返回进入镜头成像。

这种独特的光路设计通过精密的分光棱镜半透半反镜实现:光源发出的光向下经过分光镜,垂直照射到样品表面;而样品反射回来的光,再垂直向上穿过分光镜,最终被上方的镜头接收成像。

二、 照亮“平坦”世界的独特优势

这种“垂直照射,垂直接收”的模式赋予了同轴光显微镜独一无二的检测能力:

  1. 清晰呈现光滑平坦表面特征:
  • 凸显表面结构: 对于像玻璃、晶圆、抛光金属、陶瓷等具有高反射率(镜面反射)的表面,倾斜照明会被强烈反射而无法有效进入镜头(可能过曝或一片亮白)。而同轴光垂直照射时,来自平整区域的光几乎沿原路垂直反射进入镜头,成像明亮且均匀。
  • 放大微小凹凸: 任何打破这种完美平面的微小凹凸、划痕、凹陷、颗粒污染物或边界,都会破坏这种垂直反射。这些地方的光线会散射到其他角度,无法有效进入镜头,从而在明亮的均匀背景上呈现出清晰的暗点或暗线。反差由此产生,细微缺陷无处遁形。
  • 精准边界识别: 对于印刷电路板(PCB)上的线路、晶圆上的掩膜图案、精密零件边缘等,同轴光能提供极佳的边界对比度,边缘清晰锐利,便于精确测量和定位。
  1. 克服高反射率难题: 它是解决金属、镀层、镜面、晶圆等强反光表面成像难题的利器。传统倾斜照明在这些表面上往往一片惨白,细节全无,而同轴光能有效“驯服”强烈的反射,揭示表面真相。

  2. 无明显阴影干扰: 由于光线来自正上方,几乎不会产生因倾斜照明导致的、可能干扰判读的长阴影。

三、 核心场景:当“平坦”与“精密”相遇

同轴光显微镜的应用场景,正是那些对表面平整度、光洁度、细微划痕、精细图案边界有极高要求的领域:

  1. 半导体制造: 晶圆切割道检查(裂痕、毛刺)、光刻掩膜版缺陷检测(异物、划伤、崩边)、芯片表面标记识别(序列号、标识)、焊球(Bump)共面性检查。同轴光是芯片质量控制的必备工具。
  2. 精密电子: PCB/AOI(自动光学检测):检测线路开路短路异物残留焊垫划伤阻焊层缺陷字符印刷质量。清晰锐利的边界是电路可靠性的保障。
  3. 材料表面分析: 评估金属、陶瓷、光学玻璃、晶体抛光质量(细微划痕、麻点)、镀层/涂层完整性(起泡、剥落、杂质)、表面清洁度(微粒污染)。是材料工艺改进的“照妖镜”。
  4. 精密机械加工: 检测关键零部件(如滚珠轴承滚道精密模具型腔刀具刃口)的加工纹理细微磨损崩口毛刺。确保设备的精度与寿命。
  5. MEMS/NEMS 器件检测: 观察微机电/纳机电系统器件的微结构表面形貌和微小缺陷。

四、 探秘核心组件:构筑“同轴”基石

实现卓越的同轴光成像,依赖于几个关键组件:

  1. 特殊光源与光路设计:
  • 环形LED光源: 最常见的形式。LED灯珠排列成环形,发出的光线经过特殊设计的匀光板/漫射板环形反射腔体整合,形成均匀且方向性良好的垂直入射光束。
  • 准直透镜系统: 确保照射光线尽可能平行(准直),提升照射均匀性和方向精度。
  • 分光棱镜/半透半反镜: 核心部件。位于物镜和样品之间,将来自环形光源的光线垂直向下反射到样品表面,同时允许从样品表面垂直向上反射回来的光透射过去进入上方的物镜和相机。
  1. 高性能物镜: 需要具备足够的分辨率和工作距离,通常选用长工作距离(LWD)物镜,以适应分光棱镜的加入带来的空间需求。

  2. 精密Z轴调焦机构: 由于光路较长且需精确对焦于表面细节,稳定精准的Z轴调焦至关重要。

  3. 高分辨率相机: 捕获清晰的表面细节图像。

五、 对比与洞察:为何非它不可?

  • VS 明场显微镜(倾斜照明): 如前所述,明场在强反光、镜面样品的表面缺陷检测上无能为力;阴影可能干扰判断。
  • VS 暗场显微镜: 暗场擅长捕捉边缘散射和微小颗粒,但对平坦光滑区域本身不敏感,成像偏暗,且不易精确量化平整表面的微小凹坑或凸起。同轴光在平坦区域提供明亮均匀背景,缺陷表现为暗特征,测量和识别更直观。
  • VS 微分干涉相衬(DIC): DIC能提供伪三维立体感,对微观坡度变化极其敏感,但设备复杂昂贵,操作难度高,且成像色彩和效果依赖光程差,并非所有情况都适用。同轴光则在提供高清晰度、高对比度的二维表面形貌图方面更直接有效,对划痕、边界、颗粒等特征检测效率更高,设备相对更简单稳定。
  • VS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共聚焦能获得真实三维形貌信息,但扫描速度慢,设备昂贵且操作复杂。同轴光在快速、大面积、高精度地表征表面二维缺陷和边界特征方面具有显著的速度和效率优势,且成本更低。

六、 选择与应用:指明方向

选择一台适用的同轴光显微镜,需关注:

  1. 分辨率与放大倍率: 能否清晰看到目标缺陷?
  2. 环形光源均匀性与可控性: 亮度是否均匀可调?是否有不同孔径角(照明角度)可选以适应不同样品(如深槽或陡峭边缘)?光源品质直接影响成像效果。
  3. 工作距离: 能否容纳分光棱镜并留有操作空间(如需要搭配测针、探针等)?
  4. **系统稳定性与易用性: